近近几年的艺术品市场上可谓是瞬息万变,艺术品的出手模式更是越来越规范。古董藏品的交易从初的,圈内交易(朋友互换,补差价)到形成古玩市场、古玩店、古玩街这种有市场经济雏形的群体交易,再到典当行,拍卖行,展览会更具专业性的运作交易,如今更是“艺术金融”,让藏品具有明确的金融属性,具备普通财产一样的流通性,能够质押,能够打包上市,能够发行股票等理财产品。这一过程充分表明艺术收藏品行业不断在摸索在改变。行业红利总是在业态刚形成时,把握时机才能抓住财富,适应时代才能跟上发展,固步自封只能是守着一堆“兑现不了的财富”。
市场经济以来,艺术品的藏品概念逐渐为艺术投资所取代,人们购买艺术品不仅为了满足审美需求,更看重艺术品背后的高利润,艺术商业机构利用人们的艺术投资心理,进一步做大这一市场。艺术品从过去单纯的欣赏型物品转变为财富管理、增值保值、资产质押及金融工具,艺术品金融成为资产管理的重要方式。
艺术品金融是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由艺术收藏、艺术投资发展到一定阶段,导致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全方位对接和深度融合的产物,本质上体现为全社会对艺术品的关注重心正从艺术品的收藏价值转向艺术品的投资价值。
一、艺术品的金融特点
拍卖等交易机制的规范和成熟、市场效率的提高,为艺术品的金融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拍卖行的增多,拍卖行中艺术品交易份额的增加,媒体的关注,展览和销售目录的出版和散播,以及价格指数等,都为这一市场增加了更为灵通的信息来源。同时,艺术市场越来越全球化,艺术市场的资产包也日益扩大。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一些类似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为:
(1)流动性更强。像拍卖行这样的组织性市场可以绕开传统的画商,很便利地直接联系买方和卖方,减少了交易时间和流动性风险溢价。
(2)交易成本更低。拍卖行通常收取买卖双方各10%的佣金。与画商和画廊的买卖差价相比,这一收费相对较低。网络拍卖的总体成本节约、以及艺术基金对于供给方的议价优势等,都大大缩减了艺术品的交易成本和费用。
(3)信息披露更透明、市场交易信息更灵通。拍卖价格的及时披露,媒体的广泛传播、艺术品价格指数等都为艺术品投资者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机会。
(4)艺术资产池的增容。过去的收藏家主要关注经典名家的作品,但现在的藏家也会关注当代艺术等。(5)投资者可利用的融资渠道大大增加。新兴艺术品市场的形成为艺术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艺术品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为艺术品市场提供理财产品、抵押贷款、艺术投资顾问等服务,拍卖行也为购买艺术品提供相当比例的融资,社会上热钱的富余以及投资艺术品的高门槛使得艺术品投资基金应运而生。
(6)全球化科技的发展,使得艺术品成为新兴全球资产市场的一部分,带来了增量的信息,任何某个市场区隔都有更多的卖方和卖方群体,艺术品的国际流通更为便捷。
(7)艺术品拍卖天价效应,媒体的高度关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品市场交易中来,艺术品市场的代表性更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增加。
二、艺术品与金融产品的差异
如此看来,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有着许多共同之处。然而,在大多数艺术市场,产品高度异质性,流动性差,市场区隔化严重,信息极不对称、市场行为异常,定价近乎垄断。艺术投资回报的一大部分来源于其内在的美学属性而非经济回报。艺术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差异犹存。
首先,金融市场由大量的同质化产品组成,一种证券、基金的数量成千上万,相互之间有完全的替代关系;而艺术市场的产品高度异质化,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的不同作品,也不具备完全的相互替代关系。艺术市场结构复杂,有着一级二级市场之层次,有着不同的市场形态,不同类别的艺术品市场高度分割和区间化,市场竞争具有不完全性。且由于市场的专业和资金门槛都很高,市场参与者仍然是小众,交易的小数目问题明显。
其次,证券或股票可以被众多独立的、互不相关的投资人所持有;由于艺术品的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难以分离,一件艺术品一般只能由一个投资人所持有,垄断性很强。
其三,股票和债券的交易频率很高,可连续进行,流动性和市场效率高;而艺术品的交易频率很低,交易的次数非常有限,短则几月,长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流动性差,市场高度非效率。
其四,股票和债券的交易价格是公开的,信息对公众是充分的、完全的;而艺术品交易的价格,除了在拍卖等交易场所相对透明,一般公众是不可能完全了解的,信息是不完全透明的,甚至由于艺术品本身的复杂性,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也难以认定,更毋说信息的透明披露。
第五,股票和债券市场,由于交易成本低,产品同质性强,价格竞争充分,比较接近经济学理论上的有效市场理论概念,因而可以运用有效市场理论来分析,均衡的市场价格是可以确定的;而在艺术品市场,则完全无法适用有效市场的理论。
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艺术品的交易成本要比其他的金融市场高得多,这些成本包括佣金、经纪费用、储藏、鉴定、保险、运输等成本、而交易商终会把所有这些成本都计入后的成交价格。
金融化的前提首先是资产化。当艺术品尚不具备资产属性的时候,艺术品的金融化便不可能实现。作为艺术品的定价、权属、真伪、增值、流通这些“资产”的普遍属性都没有具备的时候,中国的金融体系比如保险、担保、抵质押实际上并没有认可“艺术品”,这就直接导致了艺术金融产品退出难的后果。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因此,在当前的中国,艺术品金融化成为一个令人棘手的难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呢?
首先,艺术品的鉴定评估是前提和基础。面向一般社会公众、人数众多、投资总量大但投资额分散、缺少艺术品领域的专业知识、关注投资回报和风险控制而非艺术品本身,是艺术品金融受众群体的主要特征。只有这一市场的信息具备和公信力,让普通民众了解和确信艺术品的真伪、品相、市场行情与预期,让他们感觉这一市场无门槛、无风险,才会吸引他们积极进入到艺术品金融中来。所以,鉴定与评估是艺术品金融的入口关,是赋予艺术品投资属性的道保障,是艺术品金融的生死命脉。
其次,在科学评估和鉴定的基础上,承认艺术品的合法资产地位。当金融体系比如保险、担保、抵质押等环节认可了“艺术品”的资产地位时,艺术品金融的变现和退市就不成为问题。在艺术品质押融资市场中,一旦借款人不能到期偿还贷款,银行应该能够通过专业化的艺术品拍卖公司或收购公司将艺术品变现,从而收回贷款,这就解决了当前缺乏质押艺术品的交易变现及处置机制的问题。山东青州书画市场的艺术保真和规范发展之路,以及画廊与银行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提供了很好的的案例参考。
再次,完善的机制设计。目前,人们对艺术品金融的实现路径并不明了,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让对艺术品市场不十分了解的投资者放心地参与到艺术品金融化之中呢?关键是通过制度的设计,实现艺术品金融的无门槛和零风险,从而实现艺术品金融风险降低。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为例,之前的文交所曾同时扮演过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将文交所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因此,文交所应摒弃作为交易主体的角色,扮演把关人的角色,科学设计交易程序,才有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后,培育市场基础,拓宽和完善艺术品金融的变现和退市机制。当前,艺术品金融“退市”表现为投资人选择交割或者挂牌人选择回购,这都不是真正的“退市”。艺术品被其收藏者、爱好者、使用者消费掉,才是艺术品金融中的终退市,此时艺术品的金融属性彻底灭失,艺术品的收藏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得以实现。当前艺术品金融的主要变现机制是拍卖,而拍卖变现的难度很大,究其原因是目前的市场基础薄弱,艺术品消费仍属于一种小众化形态的高档消费方式。艺术品金融化需要在艺术品原有价值的基础上抽象出投资价值,它终依托的还是艺术品在终消费市场上的价值实现。这意味着,只有具备庞大的终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艺术品金融才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在国家两会后对艺术品的重视和推动下,现在艺术品金融化已经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能够让藏友以安全的出手模式实现艺术品变现。更是把艺术品行业在民间活起来。真正做到大众化,变现易,出手快,回报高。实现藏友以往一直想要的艺术品市场,给艺术品注入了一股正能量!
艺术品金融能否让藏品实现抵押贷款
烟台艺术/工艺/收藏品相关信息
2023-10-27
2023-10-27
2023-10-27
2023-10-27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2-23
2023-02-23